0%
蓋羅你算好了,我在留言板裡還扮精靈呢...
我在同人情報裡穿著舞孃服還化粧...實在有點那個...
噢,禮拜日。
要穿義大利老家的衣服,耶!
週一我會穿上日本的和服,雖然有點不好意思,但希望你能來看我哦!
.........
 
Language: 繁體中文   日本語

             简体中文   English
 
Doujinshi intelligence  More

。 Thu, Jan 01, 1970 ~ Thu, Jan 01, 1970
。meeting place:
Official Website  

More...
Update records
Latest Works More
Jul 16, 2006
Umbrella
Nov 14, 2010
Kimono
Oct 01, 2014
Skirmish
Mar 31, 2009
Sei and Touko
Oct 09, 2011
大敵當前
Copyright ©  Enabling Clause 2014~2023 奮鬥的繪畫之路 Struggling for the Road of Painting     管理者登入

Thursday, January 25, 2018 | 00:00 日本旅行(3)-奈良-東大寺與眾神佛

Language: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Bilingual comparison  
日本旅行(3) 奈良 東大寺與眾神佛


  在上一篇日本旅行(2)-奈良-春日大社與萬燈籠中提到,由於我們的逆行路線,最終是由春日大社往東大寺的方向前進,不過由於東大寺的區域是要門票的,所以我們還是被路標引導到由南大門進入東大寺,也因此走了一些重覆的路,浪費到了一些時間。

金光明四天王護國之寺(東大寺)

  在日本旅行(1)-奈良-奈良公園與鹿曾提到興福寺的前身是藤原鎌足的妻子鏡大王,為了祈求丈夫病癒,在私宅院內建造的寺廟,東大寺的前前身(前身的前身)也有類似的故事。

  西元 728 年(神龜 5 年),第四十五代天皇聖武天皇與光明皇后為了去世的年幼皇子,在若草山麓設置了「山房」,讓九位僧侶居住,這山房是「金鐘寺」的前身,而金鐘寺則為東大寺的前身,後來於西元 742 年(天平14 年)將金鍾寺定為國分寺,改名為「金光明寺」,正式的名號為「金光明四天王護國之寺」,不過被稱為東大寺則大約是在西元 742 年(天平19 年)大佛開始鑄造的時候。

  雖然當時大佛鑄造等等的東大寺的大規模建設本意是為了祈福,但由於花費甚鉅,使國家財政惡化,但貴族與寺院仍屬富裕的一方,反而是農民階層的人負擔激增,造成許多社會問題,西元 756 年(天平勝宝 8 年)聖武太上天皇駕崩兩個月後,發生了「橘奈良麻呂之亂」,不過橘奈良麻呂很快便被藤原永手逮捕,據說當時橘奈良麻呂說自己是因為東大寺等等的建造使人民辛苦,政治無道,於是才叛亂,不過藤原永手認為東大寺開始建造是他父親那一輩人的事,認為他的說辭不足採信,當然永手也藉著這起事件排除了政敵,無論歷史的真相如何,當時東大寺的建設花費之鉅由此可見一斑。

  東大寺現在雖是華嚴宗的大本山,不過在奈良時代的佛教「宗派」其實比較像「學派」,宗派的概念是到了中世以後才有,因此奈良時代的東大寺收藏了各家宗派的經典,被稱為「六宗兼學之寺」(註1),到了平安時代,又追加了真言宗與天台宗,成為「八宗兼學之寺」。

  東大寺於西元 1998 年,做為古都奈良的文化財之一部,被國際連合教育科學文化機關(UNECO)登錄為世界遺產。

東大寺門票
(東大寺的門票。成人兒童身障人士票價均有不同,詳見東大寺官網。)

  東大寺平日參拜需要門票,不過每年的一月一日凌晨 0 點到早上 8 點可以免費參拜。

南大門

  南大門最初興建的於西元 962 年(平安時代的応和 2 年),但因為颱風而損毀,現今的南大門是西元 1199 年 鎌倉時代的正治元年重建的,在建築風格上,採用了由中國宋朝傳過來的形式,在五間三戶二重門下層沒有屋頂的結構,西元 1203 年(建仁 3 年)於門內安置的仁王像完工。

南大門
(南大門,為日本國寶。)

  門上的「大華嚴寺」的扁額看起來頗新,事實上也確實是近代製作的東西,它是根據古代記錄於西元 2006 年 10 月 10 日配合「重源上人八百年御遠忌法要」而新製的,南大門為日本國寶,是日本國內用於大佛殿的最大山門。

  從南大門往大佛殿前進,途中還會經過勸學院與鏡池。

勸學院
(勸學院一角。)

  另外,寺方由於此處鹿的排洩物問題而頗為頭痛,因此呼籲大家不要在此處餵食鹿。

鏡池
(鏡池。)

金銅八角燈籠

  這個燈籠立於大佛殿的正面,雖然經常修理,但基本上與奈良時代初建的模樣沒什麼差別,這點其實我覺得很神奇,後面會提到,東大寺其實經歷了一些天災人禍,包括大佛在內的許多建築都是後來再建的,沒想到這尊燈籠竟然都能倖免於難,做為國寶當之無愧啊!

八角燈籠
(金銅八角燈籠,為日本國寶。)

  話雖這麼說,八角燈籠其中四個面是鑄造成演奏樂器的菩薩,雖然西北面和西南面是原始的東西,但東南和東北兩面的則是複製品,因為東北面的曾在西元 1962 年失竊,雖然後來有找回來,但從此以後另外保管,至於東南面的,則很早以前就遺失不見了,只能說要讓古蹟保存真正的「古樣」果然還是很困難啊!

東大寺的國寶
(影片尾聲時所放的插畫,畫的是東大寺前的八角燈籠。可以在 作品集-東大寺的國寶中看到大圖。)

多災多難的金堂(大佛殿)與大佛像盧舎那  

  在先前的日本旅行(1)-奈良-奈良公園與鹿中曾提到興福寺的許多建築都曾因為戰火而燒毀,而後才又重建,距離不遠的東大寺當然也躲不過這樣的命運。

大佛殿
(大佛殿,正式名稱為「金堂」,為日本國寶。)

  大佛殿初建於西元 743 年(天平 15 年)配合大佛鑄造而興建,但後來燒毀了兩次,第一次是西元 1180 年(治承 4 年)平重衡的南都燒討,當時平重衡為了逼出僧兵餘黨,決定放火,經果燒掉了東大寺與興福寺,也熔掉了大佛,據說當時勤於禮佛平清盛質問平重衡為何要放火,結果平重衡回答說,因為「風向不對」,原本預計吹東南風的話,只會燒掉幾戶民宅。不過隔年俊乘房重源便著手復興,於西元 1195 年(建久 6 年)重建完成,規模大致與初建時相同,但建築樣式與大佛均有所變化。

大佛像盧舎那
(大佛像盧舎那,即釋迦牟尼佛、釋尊、阿彌陀佛,為日本國寶。)

  然而不到四百年間,在西元 1567年(永禄 10 年)的三好.松永合戰(多聞山城戰役)中再次燒毀,而且這次的戰役與之前不同,和什麼宗教干涉或僧兵勢力無關,單純就是戰場在這裡而已,而且這次之後的復興也不若先前順利,時值戰國,資源更加有限,雖然後有建立暫時性的大佛殿,但卻在西元 1610 年(慶長 15 年)的一陣大風中倒塌,同時也吹掉了大佛的頭,之後大佛就在無頭的狀態下風吹雨打了 82 年,直到西元 1692 年大佛才又重鑄開眼。

  現在看到的大佛殿是西元 1709 年(宝永 6 年)建成的,最初以大約日幣4657億,約台幣 1200 多億興建大佛與大佛殿(註3),如今大佛殿的規模也由初建的 11 間(註2)減為 7 間,其規模只剩下不到原本的七成。

如意輪觀音
(如意輪觀音。)

  大佛殿的悲慘身世可還沒完,到了十九世紀明治維新時期,由於政府大力鼓吹神道,以強調天皇統治的合理性,於是下了一道「神佛分離令」,本意並不是要排斥佛教,結果卻引發了「廢佛毀釋」運動,東大寺也一度受到威脅。

  在差不多的時間東大寺的柱子被發現似乎漸漸不太能支撐屋頂的重量,到了西元 1879 年(明治 12 年),決定進行修繕,透過減少屋瓦數量的方式,於西元 1915 年(大正 4 年)暫時解決了柱子的承重問題,但緊接而來的卻是下雨漏水的問題,直到西元 1973 年(昭和 48 年)才利用現代技術與輕量化的屋瓦於西元 1980 年(昭和 55 年)年重新修繵完成。

  大佛殿除了中央的大佛之外,左右兩側還坐了如意輪觀音與虛空藏菩薩。

虛空藏菩薩
(虛空藏菩薩。)

  大佛殿經常會被以「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築」來介紹(包括門票背面的介紹),但事實上隨著近代建築工法的進步,二十世紀以後已經有許多木造建築的規模大於東大寺的大佛殿,不過,由於江戶時代巨大木材的調度困難,所以大佛殿的柱子是利用柱芯周圍以其他材料以桶狀卷集成束的方式製作的,因此,或許可以稱為「世界上最大的木造軸組建築」吧!

  大佛與大佛殿分別於西元 1958 年(昭和 33 年) 2 月 8 日及西元 1952 年(昭和 27 年) 3 月 29 日被指定為日本國寶。

重現滅失建築的模型

  東大寺初建時期,其實大佛殿的東西兩方各有一座七重塔,東塔於西元 753年(天平勝寶 5 年)建成,經歷了平重衡的南都燒討而滅失之後,又於西元 1227 年(安貞元年)重建完成,但又在西元 1362 年(康安 2 年)因為雷擊而燒毀,之後未再重建,西塔與東塔同年建成,不過在西元 943 年就燒掉了,後來在重建途中的西元 1000 年(長保 2 年)又再次燒掉了,現今只能透過模型想像了。

七重塔模型
(東大寺的五十分之一比例模型,左右為早已燒毀的七重塔模型。)

東大寺模型
(東大寺的各種縮小比例模型。)

  大佛殿中展示了許多不同時期的東大寺相關建築,有些是現存的前身,有些則是已經滅失的,而這些精緻的等比例縮小模型,許多是出自奈良少年監獄的受刑人之手,奈良少年監獄中,為了幫助受刑人更好的回歸社會,有十四種職業訓練,而這些模型便是木造建築科與木材工藝科的訓練生們所製作的。

大佛殿模型
(大佛殿於江戶時期重建的五十分之一比例模型。)

南大門模型
(東大寺南大門的二十分之一比例模型,這個模型並非受刑人製作的,而是青林縣立南部工業高中製作的。)

超人氣的多聞天與大佛鼻孔

  在行前,當我知道東大寺中有四大天王像時,我就想著在拍東大寺的介紹影片時,要把衪們拍成日本特攝片戰隊的那種感覺,因此到東大寺時,非常努力的尋找四天王像,準備好好的拍攝一番,但是卻只找到了廣目天和多聞天,另外兩尊持國天和增長天遍尋不著,後來才知道,四天王像是江戶時代復興時期製作的,雖然製作了廣目天和多聞天,但另外兩尊只完成了頭部,也難怪我找不到了。

廣目天
(乏人問津的廣目天,其為四天王之一。)

  由於我們到達東大寺時,已是下午兩點多,正是觀光客最多的時候,不過大佛殿裡的東北角明顯的集結了一群人,那正是多聞天所在之處,當時我非常納悶,心想難道日本有什麼特別的神話故事,使得多聞天特別有人氣嗎?

多聞天
(超人氣的多聞天,其為四天王之一。)

  走近一看,才發現其實大家並不是因為多聞天在此而集結,而是因為此處有鼎鼎大名的「大佛鼻孔」,據說鑽過柱子下的這個洞,就能帶來好運,至於為什麼叫做大佛鼻孔,是因為這個洞與大佛殿裡的大佛鼻孔差不多大的關係,大佛頭離得遠還真看不出來,原來大佛的鼻孔有那麼大呢。不過想到前面提過二十世紀初東大寺一度面臨了屋瓦太重柱子承受不注的問題,如今這根柱子下面有那麼大一個洞沒問題嗎(笑

大佛的鼻孔
(多聞天前面柱子下的洞,據說和大佛的鼻孔一樣大,從中間穿過去的人可以獲得好運。)

合格祈願繪馬
(東大寺的「合格祈願繪馬」,不過也有人寫的是和考試合格無關的願望。)

祈褔蠟蠋
(祈褔蠟蠋,點一根五十日圓。)

賓頭盧尊者

  這尊賓頭盧尊者是江戶時代製作的,據說病人哪個部位患病只要摸這尊像的同一個部位就能痊癒。

賓頭盧尊者
(賓頭盧尊者。據說摸與自己病痛相同的部位,該部位的病痛就會痊癒。)

  我原本以為這尊像是東大寺特有的像,特別花了一些時間拍攝,後來才知道,其實賓頭盧尊者是佛教經典中的十六阿羅漢中的第一位,其出身為婆羅門貴族,後來追隨釋尊(就是大佛殿中的大佛)出家,佛陀說他說法之音有如獅子吼,不知道這句單純是稱讚他聲音宏亮還是其實他講法的時候滿凶的(喂

  總之,賓頭盧尊者其實在許多地方都能見到,並非東大寺特有,在中國經常在寺廟的食堂前安置,在日本則經常安置在寺廟大殿之前,我們看到的這尊,便是安放在大佛殿前。

相輪

  在通過南大門往大佛殿的路上,往右手邊看,一直可以看到一根亮晶晶的「塔」,這其實是七重塔頂端類似避雷針的東西,但前面提過,東在寺的兩座塔早已不復存在,所以這個相輪其實是近代的東西。

相輪
(相輪。)

相輪各部份的名稱
(相輪各部份的名稱。)

  在西元 1970 年日本的大阪萬國博覽會時,會場曾經復元了東大寺的七重塔,而這個相輪便是當時安裝在七重塔上的相輪。

大阪萬國博覽會再現外觀的東大寺七重塔
(在大阪萬國博覽會再現外觀的東大寺七重塔 @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2.0通用版,來源,由 takato marui
所拍攝,展示於FlickrFurukawa Pavilion照片。)

  萬國博覽會結束之後,於各地展出後,最後安置於東大寺,據說萬國博覽會會重現七重塔,是因為萬博的準備人員參訪東大寺的東塔遺址時,感受到其偉大才提案的。

相輪
(遠遠就能看到高大的相輪。)

花まつり千僧法要記念寶塔

  這個也是近代的東西,是為了紀念西元 1988 年 4 月 26 日所舉行的「花まつり千僧法要」,這個法會集結了日本全國各大宗派,超過一千七百名的僧侶及萬餘人參加,為世界和平與全人類祈福,同時宣揚佛教精神,這座寶塔以像徵佛法的神聖獅子的造型製作。

花まつり千僧法要記念寶塔
(花まつり千僧法要記念寶塔。)

佛寺之中的神社-手向山八幡宮

  西元 749 年(天平勝宝元年)東大寺大佛建造的時候,從宇佐八幡宮迎來守護神,於是建立了手向山八幡宮,是八幡宮的第一號分社,現在的位置在東大寺的法華堂(三月堂)附近,不過以前曾經設置鏡池附近,然後經歷了前述的平重衡於西元 1180 年帶來的戰火燒毀,現在看到的是在西元 1250 年(建長 2 年)由北条時賴重建。

手向山八幡宮
(手向山八幡宮前的石鳥居。)

  在日本古代,神與佛的劃分並不明確,所以會有「佛」寺但是迎來守護「神」的情況。

路邊的佛像
(東大寺境內經常可以在路邊看到的佛像。)

  話雖如此,但由於明治時代的神佛分離運動的關係,在近代,在春日大社時,會看到有大大小小的神社,但是看不到「佛」,而在東大寺時則相反,因為東大寺是「佛寺」而春日大社是「神社」,但這座手向山八幡宮卻頗為突兀的座落在東大寺的中心地帶,這是因為手向山八幡宮創建以來一直是東大寺的守護神社,一直到明治時代的神佛分離運動時期,才從東大寺獨立出來,也因此才會座落在這樣的中心地帶。

石鳥居
(手向山八幡宮前的石鳥居,石碑後有捐贈石鳥居的企業名稱,照片左邊遠景為法華堂,即三月堂。)

法華堂(三月堂)

  東大寺在前面提到過的南都燒討及多聞山城戰役之中,燒毀了大部份的建築,不過這座法華堂是東大寺少數現存的奈良時代建築之一,創建之初時稱為「羂索堂」,大約於西元 740 年左右興建,確切的創建時間目前學界尚無共識。

法華堂
(法華堂,即三月堂,為日本國寶。)

  雖然一般說法認為法華堂又稱為三月堂是因為每年三月會舉行法華會,不過法華會在十一世紀左右的平安時期並不是在法華堂舉行,一直到到西元 1618 年(元和 4 年)才開始在法華堂舉行,此外舉行的時間也不是在三月,而是十一月,不過現在的法華會已經不再舉行。

二月堂與取水節(修二會)

  我與朋友來到二月堂時,其實最先注意到的是台階旁的捐獻碑,朋友表示,沒想到捐個一千元就可以在這裡立一塊碑,雖然考慮說不定單位不同是美元還什麼的,但研究了許多碑之後,發現也是有那種幾百萬的,最後當然也沒有結論,總之這俗氣的話題就先略過吧。

二月堂
(二月堂,日本國寶。照片前方為捐獻的紀念碑。)

  二月堂大致上與最初的大佛開眼的同一時期創建,不過確切的年份不明,雖然二月堂與緊鄰的三月堂一樣,都躲過南都燒討及多聞山城戰役的災難,不過卻在西元 1667 年(寬文 7 年)的修二會進行前的 2 月 13 日失火燒毀了,現存的二月堂是西元 1669 年(寬文 9 年)重建的,由於獲得了江戶幕府的支助,得以恢復從前的規模與形式。

荷葉狀水缽
(二月堂的手水舍大型的荷葉狀水缽。)

  修二會是二月堂每年的重要活動,又稱「お水取り」的取水節,舉行於舊曆的 2 月 14 日(現在則是自新曆的 3 月 1 日到 14 日間舉行),是自八世紀起幾乎年年舉行祈求國泰民安的法事。

二月堂
(從二月堂遠眺。)

  修二會以「十一面悔過法」儀式廣為人知,內容大致上是在舉行期間,分六個時段對著十一面觀音複頌佛號五體頭地等等,不過隨著時代進展,加入了更多民間習俗、古密教、神道等等內容,變得更複雜多樣。

二月堂
(從二月堂遠眺,照片下方陰影處有幾頭鹿正在休息。)
  
  取水節的稱呼是來自於 3 月 12 日的一項儀式,特定的僧侶們(練行眾)會至二月堂南邊的若狹井取水,這些水稱之為「香水」,會用於供奉本尊與供花,至於這個「取水」的由來,相傳是若狹的遠敷明神在眾神於二月堂集會時因為釣魚而遲到,為了賠罪於是讓二月堂冒出清水甘泉,疊石做成了閼伽井(即若狭井)。

二月堂
(二月堂一角。)

  每年的修二會均熱鬧非凡,有興趣可以看看由KyodoNews(京都新聞)拍攝的修二會短片:夜空焦がす籠たいまつ 東大寺二月堂でお水取り

良弁的杉

  登上二月堂往下眺望,可以除了可以看到東大寺建築,也能看到遠方的市區,因為這東大寺到春日大社乃至於奈良公園的全區均為奈良鹿的棲息地,而奈良鹿對人類見怪不怪,因此,下面也能看到一些鹿的身影,不過最受注目的,是二月堂前面這棵特別高大的杉樹。

良弁的杉
(從二月堂遠眺,照片右邊為著名的良弁的杉。)

  相傳在滋賀縣的志賀地方,有個母親在工作時把孩子放在一旁,結果有一隻鷲趁著她不住意時,把小孩叼走,最終飛到了這棵「良弁的杉」上準備吃掉,被當時金鐘寺(東大寺的前身)的僧人義淵救下,之後義淵將其留在寺中養育,並命名為良弁,學習佛事,後來她的母親在全國找了他三十年,終於重聚。

  這段傳說究竟真實性有多少並不知道,不過良弁幼時師法於義淵則為史實。
 
二月堂茶所

  在二月堂的旁邊設置了二月堂茶所,裡面可以坐著休息喝茶,並且有一些藝術品可以觀賞,旁邊也有廁所。

二月堂茶所
(二月堂茶所。)

  雖然一般逛到這差不多都到離開了,不過其實東大寺區域廣大,從這裡出去到車站也還要走頗長的一段,所以這裡有個歇腳處算是不錯的設計。

二月堂茶所內的「現役」約146歲的湯鍋
(二月堂茶所內的「現役」約146歲的湯鍋。)

二月堂茶所內的各種藝術品
(二月堂茶所內的各種藝術品。)

  東大寺的介紹差不多就到這邊,如果看得懂日文的話,東大寺的網站做得還滿清楚詳細的,而且還做了兒童版,看起來有種微妙的可愛感,另外還有「3D參拜」用起來差不多和 google 的街景服務差不多感覺,其本上能感受出東大寺在網路宣傳上的用心。

  東大寺官網: http://www.todaiji.or.jp/
  東大寺兒童版網站:http://www.todaiji.or.jp/kids/
  東大寺3D參拜: http://www.todaiji.or.jp/virtual/3dpvr/todaiji.html

歸途

  其實東大寺還有許多地方可以看,遠不僅我所介紹的這些,但和春日大社的時候一樣,時間有限,結果東大寺的西側戒壇堂、勸進所等都沒有去,然後由於某段時間都在迷路中,結果也未能找到著名的大鐘,略有遺憾之感。

東大寺境內導覽地圖
(二月堂茶所外的東大寺境內導覽地圖。)

  離開二月堂之後,我們便延著左大佛殿道慢慢往車站移動。

左大佛殿道
(左大佛殿道。)

古色古香的建築
(左大佛殿道旁古色古香的建築。)

水田
(左大佛殿道旁的水田。)

  途中有一些看起來是民居還有水田與紅楓,總之整體規劃的頗為古色古香,因此有一處讓我覺得有點突兀,初看到時,想說為什麼要在東大寺的旁邊設立垃圾回收場。

境內史跡整備計劃室
(境內史跡整備計劃室。)
  
  結果透過朋友相機的長鏡頭看牌子上的文字,才知道這裡是「境內史跡整備計劃室」,那些成堆的東西看起來像是史料文書,但仔細看似乎是一些瓦片建材。

紅楓樹
(左大佛殿道旁紅楓樹。)

三小鹿
(停車場出入口前的三小鹿。)

  再往外走,會經過一條小河,河中還立了一塊牌子,牌子中的小朋友正熱情的向旅客揮手道再見,日本人真的是非常客氣呢!

水深危險的告示牌
(水深危險的告示牌。)

  河邊的松樹是斜的,還斜率還都差不多,不知道是怎麼種的,都不會倒下來。  

斜著長的樹
(河水邊的斜著長的樹。)

晚餐

  離開東大寺,來到了車站附近,不知是不是特別有規劃,附近許多建築樣式也都滿古典的。

前往車站路上的房子
(前往車站路上的房子,依舊古色古香。)

佛像館
(前往車站路上的佛像館。)

  前往車站領完行禮,拖著行禮來到飯店時,差不多已經六點多了,考慮到明天為了避開人潮,打算五點就起床前往伏見稻荷大社,需要早點睡,加上一天的地獄行軍,我的雙腿其實頗痠,而且由於我們是坐夜間班機,其實昨晚也沒怎麼睡好,於是我和朋友討論之後,覺得再找餐廳也很麻煩,就決定在飯店附近的超市買一些微波食品回飯店吃就好了,吃完也方便整理行禮。

京都塔
(入住飯店附近的京都塔。)

  老實說,日本京都的便利商店與超市都很讓我印象深刻,不但種類多,看起來新鮮也好吃,也不會利用包裝讓產品看起來很多,打開來只有一點點,至少我買到的都沒有這種情況,總之第一天的晚餐就是超市食品,但我很滿足啊XD

超市買的各種微波食品
(超市買的各種微波食品。)

  日本旅行的第一天結束。
  花了三篇才寫完第一天,還寫了一堆字(三篇加起來快二萬字),我覺得我不像在寫遊記,比較像在寫專題報告.....寫完一天,還有五天(喂


註1:指南都六宗:華嚴宗、法相宗、律宗、三論宗、成實宗及俱舍宗。(回文章中註1位置)
註2:「間」並非長度單位,是建築術語,指柱子與柱子間的距離。(回文章中註2位置)
註3:日本的經濟學者、關西大學的宮本勝浩透過平安時代的『東大寺要録』中的計載推算出的金額。(回文章中註3位置)


Go to Japan travel Labels

Tags: pleasant them History
Same classification Previous: [ video ] 日本旅行(2)-奈良-春日大社與萬燈籠
Same classification Next: [ video ] 日本旅行(4)-京都-伏見稻荷大社與千本鳥居

More on this story:
2019-02-07  [ video ] 日本旅行(7)-京都-二條城
2017-10-05  [ video ] 日本旅行(2)-奈良-春日大社與萬燈籠
2018-05-24  關於作品-東大寺與國寶
2018-03-29  [ video ] 日本旅行(4)-京都-伏見稻荷大社與千本鳥居
2018-08-09  [ video ] 日本旅行(5)-京都-宇治平等院的極樂世界想像
2017-08-10  [ video ] 日本旅行(1)-奈良-奈良公園與鹿



Japan travel / Popular with(1279) / comments(0)


comments 

name:

Website:

E-mail:

content:



About me
Tt.梅梗
(Tt.Megan)

"笑話難笑仍挺拔,何懼眾冷睡成趴,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梗變梅花。"
本站首頁四個女孩每天都有不同的對白,場景依星期或節日亦有主題變化...
More
Search Range:
year:
Keyword:

Re:

憶客披薩-線上訂餐 ,by(111)於2022-06-11 20:20:29

Re:

布魯妮塔的義大利傳統服裝-庇耶茲里 ,by(威廉)於2018-04-24 10:26:33

Re:

LINE貼圖畫的美不美究竟對銷售量影響大不大? ,by(藍)於2018-04-18 21:20:48

Re:

靠LINE貼圖,年收百萬不是夢? ,by(藍)於2018-04-18 20:36:20

Re:

王國紀元-懦夫 ,by(小老闆)於2018-02-01 09:45:57

Re:

王國紀元-懦夫 ,by(小老闆)於2018-01-30 23:42:07

Re:

靠LINE貼圖,年收百萬不是夢? ,by(黃茶茶)於2017-12-08 15:44:51

Re:

古羅馬大道與台灣中投公路 ,by(楊)於2017-10-13 13:56:22

Re:

《露西》《Lucy》一部包裝成商業片的藝術電影 ,by(阿吉)於2017-10-10 22:02:36

Re:

靠LINE貼圖,年收百萬不是夢? ,by(帥帥)於2017-08-26 14:53:33

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 content on this site is licensed under a:
Text Creation: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s

License Deed Legal Code

This license is the most restrictive of our six main licenses, only allowing others to download your works and share them with others as long as they credit you, but they can’t change them in any way or use them commercially.

Please indicate when you use the "Struggling for the Road of Painting" if the network spread Please attach site link:
http://www.tpintrts.tpin.idv.tw




Illustration, comics, picture creation: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License Deed Legal Code

This license lets others remix, tweak, and build upon your work non-commercially, as long as they credit you and license their new creations under the identical terms.

非商業性之例外:您可以自由製作同人誌販售,但仍需符合姓名標示及相同方式分享之標準,本例外所指之「同人誌」之定義為:「作者完全自費或透過他人出資贊助出版、印刷、製作之刊物或週邊」,出資贊助製作者需為自然人,不得為法人,並且協助出資人數以五人為限,但非特定對象之群眾募資之人數不在此限,自然人與法人之定義以《中華民國民法》之定義為準,其他語言版本於此項例外有因翻譯造成之疑義時,以繁體中文之內容為準,本例外與創用CC無關,為本站額外追加之授權條款。

Please indicate when you use the picture near the "Struggling for the Road of Painting" if the network spread Please attach site link:
http://www.tpintrts.tpin.idv.tw


*About Creative Commons



other note when:

另有註明部份,應依照註明部份為授權基準:
  1. 註明「@」者,為直接說明取得授權來源的標的、根據標的創用CC條款而授權引用或因其他因素不適用上述條款而另行註明者,引用時請遵守其授權要求。
  2. 註明「Ⓝ無已知版權限制」者:符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第五十二條「合理使用」之相關規定而引用之,但來源出處眾多而難以確定何者為版權擁有者,又無法找到能確認其為「公眾領域」的標的,若您要使用相同標的,提醒您在對其進行新的特殊應用之前,先自行分析適用的法律。
  3. 註明「©」者,為具有版權之標的,但符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第五十二條「合理使用」之相關規定而引用之,若您要使用相同標的,提醒您在對其進行新的特殊應用之前,應先取得授權或自行分析適用的法律。
  4. 註明為「⓪公眾領域」者,版權完全開放,屬於公開資源,不受任何限制可以自由使用的標的。
  5. 註明為「Ⓧ非著作」者,指不符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第三條之要件,不屬於著作,所以沒有版權。
Su Mo Tu We Th Fr Sa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To today | Of this month
List mode



pleasant them
Twitter
free counters

Today:0
Yesterday:0
Tast week:0
Tast 30 day:833
Total:78276

World there are still about  99.999153 %  of people do not know the existence of this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