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對照
請選擇想對照的語言:
左邊的語言:    右邊的語言:   

Tt.梅梗的母語為繁體中文,若文章有疑義,請以繁體中文為主。
Tt.梅梗的母語為繁體中文,若文章有疑義,請以繁體中文為主。

2017年04月06日 (四) 00:00 文學的語言與溝通的語言

語言: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跳躍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秀才在一條大水溝前發愣,一名路過的農夫經過問秀才在幹麼。

  「我想到這條水溝的對面去,但不知道該怎麼辦。」

  「你跳過去不就好了。」

  聽了農夫的建議,秀才雙腳一併向前一跳。

  然後掉到水溝裡去了。

  秀才大罵農夫騙他,害他掉到水溝之中。

  「我哪有騙你啊,你那樣跳當然跳不過去啊!」

  農夫說完,向後退了幾步之後往前衝,藉著衝力,雙腳一跨,從秀才的頭頂飛越了水溝。

  「你看,這樣不就跳過來了嗎?」農夫得意的說。

  秀才看了非常生氣:「你這哪是『跳』?分明就是『躍』!」

  古代的文人非常視文字運用上的「精準」,寫詩的時候,要寫成「推門」進屋還是要寫「敲門」進屋,都必須「推敲推敲」,看哪種寫法更符合自己想表達的情境,或是哪種寫法意象比較「美」,不過隨著時間發展,識字率的提升與網路的發達,現今的人其實都與前面故事中的農夫一樣,根本不去分辨「跳」與「躍」,在古時候,這兩個字的分別嚴格,「跳」是指雙腳合併蹬出的動作,「躍」指的則是助跑之後的飛越動作,不過現在我們更常用「跳躍」來表達這一系列的動作而不做細分,反正意思到就好,你我都能理解對方想表示的是什麼樣的動作。

語言本身是「中性」的

  文字語言是一種傳達的工具,它主要目的之一,是讓人與人之間能夠互相交流抽象思維或具象事物,「工具」本身是中性的,它不具有道德意義或任何「正確」的標準,道德的意義與所謂的正確,均是人類賦予的定義,而這些定義會隨著時空環境的不同,而有一些變化,而非恆常不變的,因此,視情境的不同「工具」的使用方式可能就會為了達成目標而有所改變。

  這裡估且依目的的不同,將語言分為「文學的語言」與「溝通的語言」。

文學的語言

  「文學的語言」是重視文字語言「本身」的表現形式及傳達意象的美感,它的重點除表達的內容之外,也關心「怎麼樣」表達。它比較不關心聽眾、是否能夠完全理解感受或「聽懂」它想表達的意象,反而聽眾本身需要透過充實學問、生活經歷、取得背景資訊或是他人的賞析等等,才能確實的去感受體會或是理解「文學的語言」想表達的內容。

溝通的語言

  「溝通的語言」著重於讓對方理解自己想表達的抽象思緒或具象事物,它本身較不在乎傳達的「形式」為何或是優美的程度,它的目標就是利用「文字語言」這項工具,以任何方式讓聽眾、能夠理解體會想表達的內容,聽眾本身並不需要為了它去學習或調整任何東西,反而是「溝通的語言」必需根據目標聽眾去調整語言這項「工具」利用的方法。

不同的情境、不同的用法、不同的意義

  前面談過的「跳躍的故事」,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誤解,便是農夫用的是「溝通的語言」在說,而秀才卻是用「文學的語言」在聽,情境是「如何越過水溝」,所以農夫用「溝通的語言」來說,秀才卻習慣了「文學研討」的情境,把當下的情境也當作文人間的討論,而用「文學的語言」來聽,未多做確認,於是就造成了這樣的結果。

  在網路世界中,除了特定的討論板或網路社群之外,大部份的討論或留言等等,幾乎都只是「溝通的語言」範疇,當然有些人講得「漂亮」,可以兼顧溝通與文學美感,自然是功力高強,讓語言既有「文學的語言」的美感同時又具備了「溝通的語言」的準確表達能力;但多數的人其實未必做得到這一點,或者未必會想花腦力為了一則留言去考慮「美感」。

  在這樣的前提下,有些行為就變得不利溝通反而模糊了焦點。

  「一而再、再而三」中的「再」字,指的是此次之後的下一次,例如「再見」指的是這次之後的下一次見。這樣的「此次之後的下一次」表現在某些情境下可能很重要,但大部份的時候,其實就算寫成「在」也不影響整體溝通,尤其現在網路時代打字難免出錯,特別針對這一點去笑別人「再在」不分,其實沒什麼意義,不利溝通的進行而已。

孟浩然的悲劇

  面對文學作品,我們可以字斟句酌、不斷「推敲」。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這是我很喜歡的一首詩,尤其是末句的「江清月近人」我覺得意象豐富,堪稱一絕,僅僅用五個字,便做出一個畫面:江水清澈與月亮接近人互為因果,因為江水清澈,才能映照天上的月亮,因為月亮沒有被雲遮住,所以才能映在江上,而月亮能夠感覺很接近,自然是主角位在舟上或江邊(不過前句「移舟泊煙渚」已說明作者應是在江邊的小洲上),才能有此感覺,於是萬里無雲的天空明月,清澈的江水,江邊或舟上佇立一人的畫面便被刻畫出來。

  這是一首詩,用了「文學的語言」來表達心情畫面,自然沒有問題,但假如這是一封偵察報告書,司令部恐怕一頭霧水,於是孟浩然就理直氣狀的對司令部抗議說:「我不是寫的很清楚了嗎?在建德江附近都是平原田野,地勢平緩視野良好,這裡做客的人都不免心情不好,江水足以行舟,江中有一些小洲,小洲上略有霧氣,這裡環保做得好,江水滿清徹的,並且偵查時的天候狀況良好,晚上可以看到月亮,我講的那麼清楚了,你們怎麼看不懂呢,水準也太差了吧!」

  然後他就被軍法處份了。

  這便是在溝通的情境中用了「文學的語言」的悲劇,溝通的情境中,重點在於有效的交流以讓事情進展,而非展現個人的文學造詣。

從「幹你娘」到「幹你妹」-語言是「活的」

  時代的變化經常會使相同的語言文字的意義產言變化,有時候舊的意義可能不再被大部份的人使用而成為僅存在於研究考據文獻的資料,而新的意義可能因為大部份的人的使用而產生。

  中國古代有相當多的時期男尊女卑的傾向都非常深,這也影響了文字的發展,例如說結婚,男生叫「娶」進門,女生則叫出「嫁」,男生是「我『娶』了妳」,女生是「我『嫁』給你」,這「嫁」、「娶」之間,其實便帶有一點送出和取得的意象,多少有把女性當作財產授受的感覺,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大部份的人在使用這兩個字時,其實都是習慣順口,通常不帶有其他的想法。

  而「男生頭」做為一種髮型的名稱,是因為過去的工業社會時代裡,基於各種美學或社會環境等等理由,男生多半留著某種型式的短髮,於是最後就將這種髮型約定俗成叫作「男生頭」,它不是男生專屬的髮型,女生也可以留這樣的髮型。

  然而現今社會上「兩性平權」的看法漸為主流,若是在「嫁娶」與「男生頭」
上做文章,認為「娶」是不尊重女性將女性物化的用法,而「男生頭」則加重了刻板印象,暗示了男生就必須留短髮,女生就應該要留長髮的話,實在只是增加溝通上的困難,有些句子就是約定俗成,早先文化或許有其他引申義,但後來隨時代推移而被遺忘,卻要在溝通抓著舊意象不放,要求別人不可以使用該詞句或是若使用該詞句就是心存歧視之類的,有時已經過度到簡直是要顛覆用語消滅文字,實在頗為極端,溝通的場合,確定對方的意思比對方的用詞更加重要。

  前幾年我曾在學校裡聽見學生之間互罵「幹你妹」,這個詞讓我覺得很新鮮,後來問了一些年輕的學生之後,才發這個罵法誕生其實還頗有時代發展的脈絡可循;華人古代社會重視孝道,所以罵「幹你娘」,這一方面侮辱了對方母親的貞潔,另一方面也暗示著「我是你爸」,然而在資本主義風行的現代,孝道已不若以往舉足輕重,反而「幹你娘」、「幹你祖母」這種罵法讓年輕人覺得,你媽、你奶奶那麼老,和他們做愛有什麼意思,要做愛的話,當然是找你妹啦,於是「幹你妹」就應運而生。

視場合來決定怎麼「用」語言

  專有名詞是專業人士之間快速溝通的作法,由於受過相類似的訓練,雙方都知道這個名詞表達的意思,於是可以達到快速的溝通,但若是在對一般人說明時,還是用專有名詞,大概就會造成溝通困難,這和在溝通的場域卻用了「文學的語言」的意思差不多,假如因為對方不明白專有名詞的意思而加以鄙視,或是在溝通的場域裡去檢討別人在再不分,用以嘲笑對方文學造詣差,其實都像是一種知識份子的傲慢。

  在文學的場合用溝通的語言,或是在溝通的場合用文學的標準檢討,其實都可能讓事情無法順利進展。

回 瑣事雜想 分類

同分類上一篇: 網路遊戲回憶錄
同分類下一篇: 電玩中的啟發-領導者不採取實力主義的可能原因
延伸閱讀:
2016-05-05  多元社會的便利與不便
2017-07-06  [ 漫畫 ] 論手勢之重要



瑣事雜想 / 人氣(10) / 回應(0)


2017年04月06日 (四) 00:00 文学的语言与沟通的语言

语言: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跳跃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秀才在一条大水沟前发愣,一名路过的农夫经过问秀才在干么。

  「我想到这条水沟的对面去,但不知道该怎么办。」

  「你跳过去不就好了。」

  听了农夫的建议,秀才双脚一并向前一跳。

  然后掉到水沟里去了。

  秀才大骂农夫骗他,害他掉到水沟之中。

  「我哪有骗你啊,你那样跳当然跳不过去啊!」

  农夫说完,向后退了几步之后往前冲,借着冲力,双脚一跨,从秀才的头顶飞越了水沟。

  「你看,这样不就跳过来了吗?」农夫得意的说。

  秀才看了非常生气:「你这哪是『跳』?分明就是『跃』!」

  古代的文人非常视文字运用上的「精准」,写诗的时候,要写成「推门」进屋还是要写「敲门」进屋,都必须「推敲推敲」,看哪种写法更符合自己想表达的情境,或是哪种写法意象比较「美」,不过随着时间发展,识字率的提升与网络的发达,现今的人其实都与前面故事中的农夫一样,根本不去分辨「跳」与「跃」,在古时候,这两个字的分别严格,「跳」是指双脚合并蹬出的动作,「跃」指的则是助跑之后的飞越动作,不过现在我们更常用「跳跃」来表达这一系列的动作而不做细分,反正意思到就好,你我都能理解对方想表示的是什么样的动作。

语言本身是「中性」的

  文字语言是一种传达的工具,它主要目的之一,是让人与人之间能够互相交流抽象思维或具象事物,「工具」本身是中性的,它不具有道德意义或任何「正确」的标准,道德的意义与所谓的正确,均是人类赋予的定义,而这些定义会随着时空环境的不同,而有一些变化,而非恒常不变的,因此,视情境的不同「工具」的使用方式可能就会为了达成目标而有所改变。

  这里估且依目的的不同,将语言分为「文学的语言」与「沟通的语言」。

文学的语言

  「文学的语言」是重视文字语言「本身」的表现形式及传达意象的美感,它的重点除表达的内容之外,也关心「怎么样」表达。它比较不关心听众、是否能够完全理解感受或「听懂」它想表达的意象,反而听众本身需要透过充实学问、生活经历、取得背景信息或是他人的赏析等等,才能确实的去感受体会或是理解「文学的语言」想表达的内容。

沟通的语言

  「沟通的语言」着重于让对方理解自己想表达的抽象思绪或具象事物,它本身较不在乎传达的「形式」为何或是优美的程度,它的目标就是利用「文字语言」这项工具,以任何方式让听众、能够理解体会想表达的内容,听众本身并不需要为了它去学习或调整任何东西,反而是「沟通的语言」必需根据目标听众去调整语言这项「工具」利用的方法。

不同的情境、不同的用法、不同的意义

  前面谈过的「跳跃的故事」,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误解,便是农夫用的是「沟通的语言」在说,而秀才却是用「文学的语言」在听,情境是「如何越过水沟」,所以农夫用「沟通的语言」来说,秀才却习惯了「文学研讨」的情境,把当下的情境也当作文人间的讨论,而用「文学的语言」来听,未多做确认,于是就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在网络世界中,除了特定的讨论板或网络社群之外,大部份的讨论或留言等等,几乎都只是「沟通的语言」范畴,当然有些人讲得「漂亮」,可以兼顾沟通与文学美感,自然是功力高强,让语言既有「文学的语言」的美感同时又具备了「沟通的语言」的准确表达能力;但多数的人其实未必做得到这一点,或者未必会想花脑力为了一则留言去考虑「美感」。

  在这样的前提下,有些行为就变得不利沟通反而模糊了焦点。

  「一而再、再而三」中的「再」字,指的是此次之后的下一次,例如「再见」指的是这次之后的下一次见。这样的「此次之后的下一次」表现在某些情境下可能很重要,但大部份的时候,其实就算写成「在」也不影响整体沟通,尤其现在网络时代打字难免出错,特别针对这一点去笑别人「再在」不分,其实没什么意义,不利沟通的进行而已。

孟浩然的悲剧

  面对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字斟句酌、不断「推敲」。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首诗,尤其是末句的「江清月近人」我觉得意象丰富,堪称一绝,仅仅用五个字,便做出一个画面:江水清澈与月亮接近人互为因果,因为江水清澈,才能映照天上的月亮,因为月亮没有被云遮住,所以才能映在江上,而月亮能够感觉很接近,自然是主角位在舟上或江边(不过前句「移舟泊烟渚」已说明作者应是在江边的小洲上),才能有此感觉,于是万里无云的天空明月,清澈的江水,江边或舟上伫立一人的画面便被刻画出来。

  这是一首诗,用了「文学的语言」来表达心情画面,自然没有问题,但假如这是一封侦察报告书,司令部恐怕一头雾水,于是孟浩然就理直气状的对司令部抗议说:「我不是写的很清楚了吗?在建德江附近都是平原田野,地势平缓视野良好,这里做客的人都不免心情不好,江水足以行舟,江中有一些小洲,小洲上略有雾气,这里环保做得好,江水满清彻的,并且侦查时的天候状况良好,晚上可以看到月亮,我讲的那么清楚了,你们怎么看不懂呢,水准也太差了吧!」

  然后他就被军法处份了。

  这便是在沟通的情境中用了「文学的语言」的悲剧,沟通的情境中,重点在于有效的交流以让事情进展,而非展现个人的文学造诣。

从「干你娘」到「干你妹」-语言是「活的」

  时代的变化经常会使相同的语言文字的意义产言变化,有时候旧的意义可能不再被大部份的人使用而成为仅存在于研究考据文献的资料,而新的意义可能因为大部份的人的使用而产生。

  中国古代有相当多的时期男尊女卑的倾向都非常深,这也影响了文字的发展,例如说结婚,男生叫「娶」进门,女生则叫出「嫁」,男生是「我『娶』了妳」,女生是「我『嫁』给你」,这「嫁」、「娶」之间,其实便带有一点送出和取得的意象,多少有把女性当作财产授受的感觉,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部份的人在使用这两个字时,其实都是习惯顺口,通常不带有其它的想法。

  而「男生头」做为一种发型的名称,是因为过去的工业社会时代里,基于各种美学或社会环境等等理由,男生多半留着某种型式的短发,于是最后就将这种发型约定俗成叫作「男生头」,它不是男生专属的发型,女生也可以留这样的发型。

  然而现今社会上「两性平权」的看法渐为主流,若是在「嫁娶」与「男生头」
上做文章,认为「娶」是不尊重女性将女性物化的用法,而「男生头」则加重了刻板印象,暗示了男生就必须留短发,女生就应该要留长发的话,实在只是增加沟通上的困难,有些句子就是约定俗成,早先文化或许有其它引申义,但后来随时代推移而被遗忘,却要在沟通抓着旧意象不放,要求别人不可以使用该词句或是若使用该词句就是心存歧视之类的,有时已经过度到简直是要颠覆用语消灭文字,实在颇为极端,沟通的场合,确定对方的意思比对方的用词更加重要。

  前几年我曾在学校里听见学生之间互骂「干你妹」,这个词让我觉得很新鲜,后来问了一些年轻的学生之后,才发这个骂法诞生其实还颇有时代发展的脉络可循;华人古代社会重视孝道,所以骂「干你娘」,这一方面侮辱了对方母亲的贞洁,另一方面也暗示着「我是你爸」,然而在资本主义风行的现代,孝道已不若以往举足轻重,反而「干你娘」、「干你祖母」这种骂法让年轻人觉得,你妈、你奶奶那么老,和他们做爱有什么意思,要做爱的话,当然是找你妹啦,于是「干你妹」就应运而生。

视场合来决定怎么「用」语言

  专有名词是专业人士之间快速沟通的作法,由于受过相类似的训练,双方都知道这个名词表达的意思,于是可以达到快速的沟通,但若是在对一般人说明时,还是用专有名词,大概就会造成沟通困难,这和在沟通的场域却用了「文学的语言」的意思差不多,假如因为对方不明白专有名词的意思而加以鄙视,或是在沟通的场域里去检讨别人在再不分,用以嘲笑对方文学造诣差,其实都像是一种知识分子的傲慢。

  在文学的场合用沟通的语言,或是在沟通的场合用文学的标准检讨,其实都可能让事情无法顺利进展。

回 琐事杂想 分类

同分类上一篇: 网络游戏回忆录
同分类下一篇: 电玩中的启发-领导者不采取实力主义的可能原因
延伸阅读:
2016-05-05  多元社会的便利与不便
2017-07-06  [ 漫画 ] 论手势之重要



琐事杂想 / 人气(10) / 响应(0)


Copyright ©  Enabling Clause 2014~2024 奮鬥的繪畫之路 Struggling for the Road of Painting     管理者登入